1、禅定示途(禅定表达了佛陀在斯山驻根据上联的情景,横批暗示佛陀通过禅定展示了通往解脱的道路。
2、智慧涵空(智慧强调客人从何处来,暗示了通过智慧洞察空性的客人,意味着人们通过开发智慧来寻找佛教的真理。
3、念佛供行(念佛指引人们用心念佛,那么从何处来就不再重要,用心念佛才是追求佛法的关键。
4、悟透前因(悟透表示在斯山上遇到佛陀,意味着人们已经通过悟透前因的力量来寻求真理。
5、心如觉海(觉海指佛教中心灵觉醒的境界,说明客人来自觉海的方向,引申为客人具备觉悟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