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自欺欺人-上联中的“想当然”表明了主人公错误地以为刻舟寻剑是可行的,下联中的“奸计巧混水摸鱼”则揭示了主人公使用欺骗手段来达到目的的行为。
因此,横批“自欺欺人”既和上下联相符合,也突出了主题,指出了主人公自己给自己瞎忙活的愚蠢行为。
2、顾此失彼-上联中的“刻舟求剑”表明主人公对于重要的事情放置不顾,下联中的“混水摸鱼”则暗示主人公在忙乱中忽视重要的事项。
因此,横批“顾此失彼”既和上下联相符合,又突出了主题,意味着主人公在心急着追求某个目标的过程中,失去了对其他重要事物的关注和处理。
3、执迷不悟-上联中主人公刻舟求剑坚持了一个错误的方法,下联中使用奸计欺骗他人。
因此,横批“执迷不悟”既与上下联相符合,又突出了主题,指出主人公对于错误行为的执着和固执,不愿承认错误并改正。
4、缘木求鱼-上联中的“刻舟求剑”表明主人公固执地追求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,下联中的“混水摸鱼”则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想要得到某样东西而不选择合适方法的行为。
因此,横批“缘木求鱼”既和上下联相符合,也突出了主题,用木头去寻找鱼,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行为,象征主人公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5、路不拾遗-上联中的“想当然”表明主人公以为刻舟寻剑是对的,下联中的“奸计巧混水摸鱼”则描述了主人公的欺骗行为。
因此,横批“路不拾遗”既和上下联相符合,也突出了主题,意味着主人公在行动中离开正道,违背常理,丧失了道德底线。